记得那时候街机厅里总飘着汗味和硬币的金属味,我们攥着皱巴巴的游戏币排队等《名将》的空机位。
那些像素构成的英雄教会我们什么叫热血,也让我们第一次体会到虚拟世界的残酷排名 。今天翻出这份80后的街机游戏名将排名,倒像翻开一本发黄的武功秘籍。
动作之王的较量
1.快打旋风里的科迪总被误认为最弱角色,其实他的升龙拳判定框(攻击有效范围)比看起来大得多,老玩家习惯用他卡在版边无限连踢。当年有个穿校服的眼镜仔靠这招在我们街区称霸三个月。
2.恐龙快打的黄帽小子移动速度全角色第一,但高手更爱用大汉杰克。他的投技伤害离谱,抓住boss能啃掉半管血。有次见人用杰克无伤通关,摇杆都快被搓出火星。
3.名将的刀客木乃伊攻击距离长得不讲道理,可惜蓄力斩破绽太大。真正稳坐王座的是婴儿车队长,机枪扫射时根本没人能近身。还记得有个夏天,整个游戏厅都在争论他和三国志的关羽谁更bug。
那些邪道玩法
1.三国志2吃包子比赛早变成玄学,有人研究出摇杆逆时针转比顺时针多3%成功率。最邪门的是用钢笔卡住按键,据说能触发隐藏暴击率。
2.惩罚者的摆拳bug让摇杆寿命缩短一半。红衣小兵被卡在墙角时,整个世界只剩下按键的哒哒声和老板心疼机器的叹息。
3.合金弹头2的H枪(火焰喷射器)理论上该是废招,直到有人发现对着坦克履带持续喷射会造成双倍伤害。这个秘密在游戏厅里像黑市货币般流通。
被低估的冷门神作
1.电神魔傀2的变身系统复杂得像高考数学题,但黑衣人的无限连招华丽度满分。有个总穿背心的家伙能用他打出十二连击,每次围观人群里都会爆发海啸般的惊呼。
2.战国传承3的忍者角色会分身术,屏幕上一片残影时根本分不清哪个是真身。最夸张的记录是有人用他单挑最终boss只用了28秒。
3.龙王战士的法师前期弱得像纸糊的,升到满级后火球术却能秒杀最终boss。这种反差感让坚持练他的人有种奇怪的优越感。
排名从来不是重点,重要的是那些硬币堆砌出的青春 。现在看这些游戏画面粗糙得扎眼,可当年我们确实相信屏幕里的像素小人能替自己征战四方。某个暑假的午后,或许我们都当过十分钟的街机厅冠军。